本帖最后由 gordon37 于 2014-1-28 20:03 编辑
6. 导环
也是杆子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没什么说的, 直接认牌子: FUJI
现在Fuji是垄断中, 导环的档次貌似也就3个, 高中低.
抵挡: 全直环
中档: 前节高脚导环
高档: IMSG钛合金斜导环
高高档: AGS斜导环 (daiwa家的, 不是fuji)
导环的顺滑度实在是太重要了, 我觉得比杆子的操控性还重要. 所以就算你买吊死杆子, 也至少找带fuji导环的, 贵不了200rmb的.
高档货就是斜导环了, 好处就是更轻(离子镀钛合金), 更顺(高级碳化硅), 以及防缠线(椭圆斜环), 一分钱一分货, 投资斜导环是不会后悔的.
今年D家新出的ASG Tournament也让人眼前一亮, 第一节导环的材质都换成了碳纤维, 轻 = 更好的手感, 用以抵消SMT对杆子重量的加成, 不错.
7. 防粘线
防粘线也是区别高档和中档杆的一个硬性指标, 杆子在下雨的时候粘线可不是一般的让人抓狂. 一些国产杆标榜防粘线涂层, 纯粹是扯淡, 目前唯一可行的, 靠谱的防粘线方法, 还是凹凸颗粒状涂装.
3大厂也在这上面达成了一致. 统统都在高档杆的每一节杆中肚涂上了这个涂装. D家去年才开始, S家和G家好多年了.
G家防粘
S家防粘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D家防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G家的高档杆头节的涂装, 表面是磨砂的感觉, 防粘效果好过高光的.
8. 轮坐/手把
这个也很显而易见, 高档杆都是一体式手把, 更符合人体工学, 防滑也好一些, 拿着比普通手把舒服一些. 轮坐牌子貌似也是fuji一家独大. 没什么好说的
打怪兽的轮坐(旋转)
普通轮坐(卡座)
同样, 号数小的杆子的轮坐一般用卡口来固定轮子, 号数大的杆子用旋转的方法固定轮子. 装起来速度区别不大, 旋转的更结实.
(S家13年新人体工学轮坐)
近几年轮坐上只有Shimano家一直在做新的尝试, 从Borderless上第一次见的CI4手把我觉得很有前途, 新出的fireblood系列采用了新的手把设计, 看上去有点别扭不过没试过不好说.
(俺觉得还是CI4+轮坐有前途)
9. 碳布,杆身
现在貌似Tory家的碳布越做越大, 也有点一家独大的意思了, 高级的, 硬的杆子当然就用吨数高的碳布, 具体多高的一般都是各厂机密, 咱们也无从了解. 看过钓竿怎么生产的视频的同学们应该清楚, 一般一根杆子5节就是5个模具(其实就是棍子), 为了节省成本厂家肯定会混合不一样号数的碳布来制杆, 各种测试, 平衡实验, 压力试验以后一个系列的杆子就出来了. 换个另外号数的碳布, 换个涂装颜色, 另外一个系列就出来了. 个人估计BBX和Twinpulser就是这么来的.
杆身技术现在的趋势也都是x缠绕, 本来都是平行缠绕, S家最先开始做spiral X, 然后D家开始抄, 现在G家也开始抄. X缠绕的优点就是杆子更Q, 粘性更足.
(D家最新山寨)
碳布我觉得没太大的发展空间了, 以后说不定Kevlar(凯夫拉纤维,防弹衣材料)会成新宠, 还有可能就是使用更先进工艺的fibre glass玻璃纤维制作轻量的整体杆管, 而不是现在的碳布卷制.
10. 对准线
这个真的可以有… 引用一个鬼佬名言:
对准线is like sex, it becomes extremely important if you don’t have any.
中高档以上的杆子肯定也都有了. 保证开杆效率和质量的必须要素.
Shimano 大矶没有…
11. 配节
杆子都是消耗品, 没有用不断的杆子. 而且钓鱼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什么意外, 所以杆头断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日本杆好虽好, 配节方面实在是蛋痛. 动辄以月纪的等, 而且代价不菲.
其实有保证书的话把一部分断竿拿着去日本的钓具店, 不用花钱(可能有个邮费, 1000yen以下)就能从原厂拿到新的杆节, 关键还是咱不在日本….
保证书还有时间在上面, 买的时候一定看好上面的时间, 我被快小刀坑了一次, 大家注意.
其实断了杆子而且又没强迫症的同志们可以用我的办法: 陪其它杆厂(台湾)的节上去, 只要量对了杆子的上下直径就没问题了. 花费算上运费是陪原装节(有保证书)的一半.
12. 接口
接口就是每一节杆身和下一节连接的地方, 也是整个杆子中最容易裂的地方. 稍微高档的杆子都会对接口部分做补强, 一般是增加缠绕密度和使用金属接口环, 三大厂的做法都差不多, 不过接口是最体现钓竿做工的地方, 我感觉这方面D家和G家做的比S家好.
BB-x MZ接口
S家接口
D家接口
近些年三家也不约而同的开始在这种精细位置下功夫, 表现就是改善接口的内在结构, 使得钓竿弯曲更平均, 不会有作用力集中点, 这对钓鱼控鱼没什么关系, 不过作用力分散了对杆子的寿命还是好一些. 不容易出现某一个点重复受力后断掉的悲剧.
三家又达成一致
13. 长度
杆子的长度放倒最后讲是因为没多少可以选择的, 石头上钓鱼肯定杆子越长越好, 一是好控鱼不至于拉倒石头边了被钻脚底的石头, 二是抄鱼更方便, 三是可以用到更长的子线(1000钓法等不用卡拉棒的牛人除外).
不过越长的杆子肯定也越重, 持重感也越强. 几十年发展下来现在的主流鸡肝长度就是5.3m, 可谓长短适中了.
现在S家和G家为了更好的手感也会做5m的杆子, 差30cm的确会大大增加手感, 控鱼上的区别也没那么明显. 如果制杆材料上没太大突破的话以后可能5m会慢慢变成趋势.
我的推荐:
外海: 5m~5.3m, 手感, 长度, 控线都足够了, 也是主流杆子的长度
内湾: 3.6m~4.5m
内湾鱼不会有那么多机会钻石头, 所以我推荐用相对短一点的杆子, 也不贵. 有条件的话还是搞一根短的杆子搞内湾, 不过也不要短过3.5m, 要不对钓组限制太大, 可是手感上, 尤其是持重感上的提升可不是一点半点, 谁用谁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