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辣子鸡丁 (2007-11-13) hattie · 【建房第一步】看到有足友咨询builder,我来说说今年接触过的大小各种builder (2015-9-30) nariko
· 墨尔本私校奖学金之纸上谈兵(2009年12月整理) (2009-12-7) snowbird · 杏仁蛋白饼干 (2009-1-4) ccta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renzaixini

[史海钩沉] 学史心得和书籍讨论,欢迎拍砖及各种挑刺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7 17: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guo060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guo060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zaixini 发表于 2013-7-27 13:19
你头像的宝贝儿挺肥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7-27 19: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nk_mao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k_mao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说的甚好。

发表于 2013-7-27 19: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zaixin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zaixin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nzaixini 于 2013-7-27 18:26 编辑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我国有关人才选拔制度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虽然此时是出于我国神话时代与半信史时代之际,但古书中对此时的人才选拔基本可以概括为‘公举’,此时专制制度未兴,部落之中保留原始民主性质的制度。

西周是封建制度的完善期,天子按照宗法制和分封制管理国家,即天子的嫡长子继位,余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嫡长子继位,余子分封为卿,以此类推,直到贵族的最末等级士。当然在实际情况中,未必都是嫡长子继承,不过整个封建体系,大体上即按照这一规则组织起来。无论是在中央还是诸侯国还是其他等级贵族的封地,管理者亦即官员,都由这些高低等级的贵族担任。这种贵族官员的世袭垄断,是建立在稳固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基础上。这一基础如不稳固,则贵族官员世袭垄断的形式将变化。

春秋时期是封建制开始瓦解的时期,天子对诸侯开始不具有约束力,分封制的基础便开始动摇。大量底层没落贵族(或者说士这一阶层)虽然贫穷,但开始凭借其才智,在诸侯纷争的乱世取得向上的通道。这些人即是没落贵族,本身即是知识分子,或游走于诸侯之间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或通过开办教育传播自己的思想来影响政治。到了战国以后,这一现象更加普遍。

汉朝官员选拔主要征召,辟举,察举等。征召是天子仰慕某人的才德,指明请他担任官员;辟举是指官僚机构自行任用僚属;察举是指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再向中央推荐,由中央考核后任命为官,主要科目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征辟和察举有利于统治者去除身份和资历的限制,破格提拔民间的人才,对中央集权有促进作用。不过人才在选拔过程中,地方仍有举荐之权,而且缺乏统一的客观,因此中央并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的掌握人才,不过是个理想化的状态。

九品中正制来源于曹魏的礼部尚书陈群,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在各州郡设立中正,由中正对本地人才进行评级,称为乡品,品分九等。中正将品评结果上交后,由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然而九品中正制在执行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原因是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一品无人,只是虚设),所推举之二品几乎都是门阀世族,而二品本身又有参与推举的权利,于是上品之人都为门阀世族做占据,逐渐失去了人才选拔的作用和意义。

隋朝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设立科举,开创了延续后世直至清末的官员选拔制度。不过隋朝国运太短,三十八年也只举行了四五次科举。到了唐代,科举制被进一步继承和发展。考试主要分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唐代宰相之中有百分之八十是近视出身。武则天时创立殿试,不过在唐代没有形成定例。至此,魏晋以来的由门阀世族垄断官员队伍的情况,极大的被改变。虽然朝中仍有世族派系的存在,但是由寒门入仕的官员队伍已经成为与之抗衡的力量。

宋代对科举进一步完善,使其公平性大幅度提升。无论出身,名望,只问考试成绩。此时,进士仍是最重要的一科,录取的进士要经过皇帝殿试的考核,由皇帝做最后一关的考核。此举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人才的控制力,地方贵族豪强不再能左右官员的任免。

元朝因蒙古统治汉地政策时有变更,所以科举也时举时废,统治不到一百年间,共取进士以前多人,不过因为元朝特殊的政治形势,这些人才通常没有在政府中产生太大影响。

明清时期是科举制发展到巅峰的时期,而其制度基本相同,所以放在一起着重说明。其中明清有区别处,以清代为主。

科举正式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等。

参加乡试应先成为“生员”,即俗称的秀才。生员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通过“童试”,一般认为是正途出身;另一个是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而监生也分为由于成绩优秀被选送的“贡生”,和其他通过捐款而得的“捐监”,或者因祖上有功而特赐的“荫监”等等。当然后几种监生一般不被认为是正途,即使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也会被低看一等。秀才在社会中已经可以拥有一定特权,如见本地县官可以站着回话等,但还不能被授予官职。

成为生员,即取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每三年一次(这是从宋朝传下来的定例),清朝为每逢子、午、卯、酉年举行(这四个年份也是清朝进行官员考察的年份,非常重要)。考官由政府特派,于当年八月在各省首府的贡院举行考试,因在秋季,又叫“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成为举人,便有了参加第二年会试的资格,同时也有了做官的资格。虽然明清史上政府首脑和封疆大吏几乎都是进士出身,大学士和军机必须翰林出身,不过也有特例。如晚晴重臣左宗棠,即使举人出身,久任封疆大吏,后来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谥文襄。但以他的功绩只当到东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在両殿两阁大学士中地位最低),也说明他举人身份的尴尬。

举人在乡试次年二月进京参加会试。因会试在春季举行,又称“春闱”。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乡试会试均以八股文为主要考试内容。

考中贡士者即可参加两个月后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考试内容为对策。殿试不会再淘汰考生,只为将贡生分等排名,且前十名由皇帝钦定。考试结果分三甲(三等),一甲只有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即修撰,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二甲三甲经考核,成绩优秀者如翰林院任“庶吉士”,其余分别授各部主事,知县等官。而庶吉士另有一套考核晋升的复杂程序,就不一一说明了。

以上是对我国各个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的大致总结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stacknotoverflo + 4 感谢分享
mlstring + 6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7-27 19: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zaixin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zaixin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码字儿手腕子疼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7-27 19: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lorp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lorp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zaixini 发表于 2013-7-20 16:00
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制的演变

由秦始皇统一中国,把秦国郡县制推行全国起,后世各朝代都在这个基础上 ...

因为是封建制度,所以朝代的更换验证了政治名言:历时是会重演的。
Acc

发表于 2013-7-27 2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zaixini 发表于 2013-7-27 18:21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我国有关人才选拔制度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虽然此时是出于我国神话时代与半 ...

唐末的牛党(牛僧孺)李党(李德裕)之争便是新兴的进士阶级(牛党)与山东旧族(李党)之间的激烈交锋。最终的结果是以李党的完败收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renzaixini + 3 正解,谢谢补充

查看全部评分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7-27 2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ecatinthehat 发表于 2013-7-26 06:36
呵呵,我不住澳大利亚,凌晨得话这里正好是下午。

砧板上得阿斗已经是一个六旬老人,他只是耍耍嘴皮子保 ...

呵呵,白起那个时代应该没有反人类罪一说吧。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白屠夫在长平一口气坑掉了四十万投降的赵军。此举虽然有些残忍,不过,想来当时要妥善处理这么大一堆降军应该是一种不太容易的事。要养着这一批人吧,估计一是秦军自己的粮食供给会有很大的问题,二来也没有那么多人手来看住这么一大拔人,而且很容易引起哗变。军队哗变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要放了这一拔人吧,又完全是放虎归山,为秦国以后的与赵国作战增加不少困难。如果换个角度思维,长平一战使赵国军队主力尽失,那么又为后来秦赵之战减少了了多少秦国士兵的伤亡呢?对敌人仁慈,便是对自己残忍。嘿嘿当然历史不能如此假设,小人也未有为白屠夫翻案的意思。不过,杀人者,人恒杀之。最后白起也不得善终,被秦昭襄王逼得自杀了。

不过说起来,这个几乎能与秦国相抗衡的赵国,总是有点走背字。首先是那个积极主张改革的“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在自己壮年之际突发奇想退位给自己的儿子,结果在沙丘之乱中给活活饿死(死得还真有些惨,连能找到的小鸟儿都给掏来吃了光了)。后来出了个与白起举名的极能打名将李牧,在危机关头屡屡重创秦兵的他也为赵王迁轻信谗言而害死。李牧死后仅三个月,赵国便亡国了。

俺仅粗粗滴读过一点点战国史,感觉秦国特别会使用间谍离间的手段。。。在猜想这是不是与秦国地处偏隅其道德水平文化修养远不太山东各国高有点关系呀。。。猜错了请轻拍。。。。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发表于 2013-7-29 1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ecatinthe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ecatinthe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lstring 发表于 2013-7-27 21:15
呵呵,白起那个时代应该没有反人类罪一说吧。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白屠夫在长平一口气坑掉了四十万投降的 ...

也有可能白起想迅速解决降兵,同时让赵人震恐,把握好时机可以一举攻灭赵国。昭王刚愎自用,中计,后延缓了攻势,赵国得以幸免。而且,白起也被范睢“言杀”.。

“曼胡之缨,短后之衣” - 嬴雍是伟大得父亲,公子章叛乱失败投奔他,他还是能接受。结局却是十分唏嘘得啊。

发表于 2013-7-29 1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zaixin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zaixin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lstring 发表于 2013-7-27 21:15
呵呵,白起那个时代应该没有反人类罪一说吧。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白屠夫在长平一口气坑掉了四十万投降的 ...

这方面俺也有同感

发表于 2013-7-29 2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ecatinthehat 发表于 2013-7-29 11:25
也有可能白起想迅速解决降兵,同时让赵人震恐,把握好时机可以一举攻灭赵国。昭王刚愎自用,中计,后延缓 ...

白起遇上了睚眦必报的范睢,如此下场也是难免了。。。(paopaobing(62))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发表于 2013-7-30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ecatinthe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ecatinthe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lstring 发表于 2013-7-29 19:23
白起遇上了睚眦必报的范睢,如此下场也是难免了。。。

范睢有“一飯之德必償,睚眦之怨必報”之名。他受苦得始作俑者是須賈,但是他没有干掉須賈。多少还是有些人性。

白起被其言杀,多半是因为他想提拔韩安平,只是这个人打仗非常不靠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7-30 14: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mexc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mexc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mexcong 于 2013-7-30 13:48 编辑
thecatinthehat 发表于 2013-7-30 10:15
范睢有“一飯之德必償,睚眦之怨必報”之名。他受苦得始作俑者是須賈,但是他没有干掉須賈。多少还是有些 ...


白起被杀,是因为立的功太大,秦王没有什么可以奖赏他了。另外白起被迫自杀前说过这样的话:他坑杀了赵国降卒四十万,他的死也是报应啊。

另外秦国能够灭六国不是偶然的,不是靠某个杰出的国王或者文臣武将,而是靠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来对付落后的封建诸侯分封制度,正如后来西方资本主义对晚清皇帝制度的优势一样,既是制度上的必然,也是文化上的必然。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mlstring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7-31 1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ecatinthe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ecatinthe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终于从政治动向上升到了政治制度得高度。

我对政治一窍不通。只是,我知道战国时期,各国的制度没有本质的区别。不存在先进落后得差别,各国山寨别国的制度也多见。

秦国所不同之处在于,我之前谈过,实行了对本国人更加极端残酷得政策。

发表于 2013-7-31 20: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mexcong 发表于 2013-7-30 13:37
白起被杀,是因为立的功太大,秦王没有什么可以奖赏他了。另外白起被迫自杀前说过这样的话:他坑杀了赵国 ...

同时秦国的军功奖赏制度也发挥很积极的作用。。。其结果便是秦军作战之凶悍确实历代以来少见。

说起来坑杀降兵,楚霸王也坑杀了在巨鹿之战中投降的二十余万秦军。。。可能还真应了那句杀降不详的古语。项羽童鞋也后在兵败垓下后,自刎乌江了。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发表于 2013-7-31 2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ecatinthehat 发表于 2013-7-31 10:59
终于从政治动向上升到了政治制度得高度。

我对政治一窍不通。只是,我知道战国时期,各国的制度没有本质的 ...

秦国奉行法家,介个嘛与其他六国还素有很多不相同滴。。。不过这个法是指法家,不要完全等同于当今意义上的法治,法家重刑,主张用严重的刑法和丰厚赏赐来治理国家。完全反对儒家的礼,认为道德是一种无用的东西,对于人民就要么就是刑法来规范,要么就用利益来诱导。所以用法家来治理的国家道德完全是没有价值的东西。秦国是应该是适应了这种制度,不过其他六国就难说啦。。。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发表于 2013-7-31 2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过说起来春秋战国诸家中,俺最感兴趣滴还素纵横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8-1 1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mexc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mexc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lstring 发表于 2013-7-31 20:03
秦国奉行法家,介个嘛与其他六国还素有很多不相同滴。。。不过这个法是指法家,不要完全等同于当今意义上 ...

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就是法家治国,重利益轻道德。

中国两千年来的儒家文化都是重道德轻利益,搞得十分虚伪。那些满嘴里仁义道德的地主和官员,大多满肚子男盗女娼。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也开始向西方文化转变,儒家文化渐渐地被法家文化代替。这个大圈子用了两千年才绕回来。

发表于 2013-8-1 10: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ecatinthe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ecatinthe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hecatinthehat 于 2013-8-1 09:07 编辑
mlstring 发表于 2013-7-31 20:03
秦国奉行法家,介个嘛与其他六国还素有很多不相同滴。。。不过这个法是指法家,不要完全等同于当今意义上 ...


说得是很好啊,秦国极大的发挥了法家的思想,法家得制度也满足了统治者无限扩大自己权力的欲望。

正如大侠所言,法家诸人确实一个比一个毒辣,毫无仁义可言。

只是从政策制度上面来看,从郡县制的实行到军事制度演变,从官僚制度得变化到对农业得重视。各国制度没有本质得区别,只是发展程度不一,有的还领先秦国不少。

而且,商鞅到秦国变法,一开始不就是山寨魏国得制度吗?

于法家所推崇的王权集中,愚民政策,国家干预经济(基本属于军国主义),压迫压榨人民,破坏文化传统,堵塞言路的这样一个制度当中,我们看到的是野蛮与落后.

所以,秦国统一六国,其实纯属偶然,无关乎制度差异,更不是先进淘汰落后,其实是开历史倒车。

发表于 2013-8-1 16: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mexcong 发表于 2013-8-1 09:02
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就是法家治国,重利益轻道德。

中国两千年来的儒家文化都是重道德轻利益,搞得十分虚伪 ...

呵呵,所以现代又有人抱怨道德沦丧了。。。呵呵。。。不过当初的儒家还是很积极向上滴,后世的儒家上升为统治文化之后确实腐化了不少。。。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发表于 2013-8-1 17: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zaixin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zaixin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过当日法家之法,是严刑峻法之法,是王法之法,与今日世界普遍所倡导的法制精神有本质区别,只是听上去有些类似罢了。后世尊儒的王朝,也不过是利用儒家的思想束缚民众的精神,在使用国家机器巩固统治的时候,无一不是法家的办法。可以说我们两千年的专制王朝,都是外儒而内法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mlstring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8-1 23: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mexc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mexc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mexcong 于 2013-8-2 09:42 编辑
renzaixini 发表于 2013-8-1 16:41
不过当日法家之法,是严刑峻法之法,是王法之法,与今日世界普遍所倡导的法制精神有本质区别,只是听上去有 ...


外儒内法,你这种观点挺独特的,但不可能被大家接受。

中国的儒家既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文化就是普遍认同,大家都接受就形成了文化。长久以来中国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以孔孟思想为纽带的,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是个儒教国家。

中国自汉朝董仲舒兴儒以来,儒家文化已经和汉人农耕文化融为一体,所以历朝历代无不尊儒,连元朝忽必烈和清朝康雍乾都不例外,现在楼主一句话就变儒为法了。

如果说实行法治就是法家文化,那么中国历朝历代进行过无数次的战争,我也可以说中国是兵家文化嘛。不信咱们可以比试一下,我列出的古代兵家的名单一定比你的法家名单要长。

关于法家,中国的汉字不是随便使用的,是前人经过仔细衡量后才使用的。既然都使用法字,就表明法家和当今的法制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正所谓一笔写不出两个“法”字嘛。秦朝距当今两千多年,秦朝是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当今西方是多元化政治制度,所以两者有些差别是难免的,但在主张法治上两者是一致的,这难道不就是法的本质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8-2 12: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zaixin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zaixin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nzaixini 于 2013-8-2 12:03 编辑
remexcong 发表于 2013-8-1 22:21
外儒内法,你这种观点挺独特的,但不可能被大家接受。

中国的儒家既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文化 ...


外儒而内法,这个观点一点都不独特,也不是我发明的,是历史学者们总结出来的。我还没有那种可以总结概括历史规律的水平呢

我没有否定中国尊儒,中国自汉以来一直尊儒,这是历史常识,但这不妨碍统治者依靠法家手段来维护统治。中国的法家,其核心内容是“法”,“术”,“势”(此来自于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的思想),法指严刑峻法镇压发对,术指驾驭群臣的权术,势是赋予君主至高无上之威势,这为中国后世专制君主们一贯运用的治国手段。这于统治阶级依靠尊儒来规范人民的道德思想没有冲突,都是用来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手段,怎么会変儒为法了呢?

法这个字是几千年前的老祖宗早就造出来的,造它的时候,可还不知道几千年后的今天,西方会诞生现代法制。之所以用同一个字来翻译这种舶来品,不过是因为其中都有法律因素在内,多少有些关联罢了,并不代表他们本质上讲的的一回事或者说大部分是一回事。比如说“封建”这个词,当初翻译西方政治经济学著作的时候,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封建“ feudalism”,我们为了把中国秦始皇以来直至近代的这一历史时期与之对应,就用封建一词代指中国这一历史时期。事实上现在我们都已经意识到,中国这一时期其实是一个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唯一能称得上是“封建”的时代,早在春秋战国时就瓦解了。虽然现在人们在口头上依然延续这一历史说法,但并不表示那是真正的封建。

上面我说了中国法家的核心思想是“法”,“术”,“势”,另一位法家的大家商鞅曾总结其“法”的思想为“民弱國强,民强國弱,故有道之國,务在弱民”,“民,辱則贵爵,弱則尊官,贫则重赏,富則轻赏”,“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而现代源于西方的法制精神以“公平”“公正”为原则,虽都有一个“法”字,可见就连这个字的意思也大相径庭。

尊儒和施法只不过是统治的两个方面而已,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如果统治者从心底里尊儒,就不会有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我们都知道孔子是最反对中央集权的,只有一切恢复到西周封建制度才是最好的。而后世所谓尊儒的统治者们不断的修改和颠覆儒家思想,就是为自己的统治增加理论基础。具体到治国手段,无不是法家行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mlstring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8-2 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上书房行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上书房行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zaixini 发表于 2013-7-20 16:00
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制的演变

由秦始皇统一中国,把秦国郡县制推行全国起,后世各朝代都在这个基础上 ...

太简单了。汉人王朝关于内朝和外朝争权夺利的过程一直都在历史中反复出现。而外族王朝,比如清,那矛盾就转变为满人和汉人。

所以说 制度的变化,并不是简单地一条直线直达清朝,封建制度达到最完美。 这样说就掩盖了历史的动态变化。

我一直认为,历史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变化, 一方面是重复。
如如不动,是动中求静,如如不静,是静中求动,不可求大,不可求小,折中可生

发表于 2013-8-2 14: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zaixin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zaixin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书房行走 发表于 2013-8-2 13:34
太简单了。汉人王朝关于内朝和外朝争权夺利的过程一直都在历史中反复出现。而外族王朝,比如清,那矛盾就 ...

我同意你的观点,这只是我试图在一个帖子里简单概括的总结一些历史演进的脉络而已,没办法详细叙述,希望引起大家讨论的兴趣。不过好像大家普遍对秦始皇更有兴趣:)

发表于 2013-8-2 17: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上书房行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上书房行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mexcong 发表于 2013-7-30 13:37
白起被杀,是因为立的功太大,秦王没有什么可以奖赏他了。另外白起被迫自杀前说过这样的话:他坑杀了赵国 ...

中央集权制是一个民族或下去的权宜之计,说不上什么先进。甚至我认为 秦统一之时,是中华文明破灭之始。秦朝之后中华大地再无思想。
如如不动,是动中求静,如如不静,是静中求动,不可求大,不可求小,折中可生

发表于 2013-8-2 17: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zaixin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zaixin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书房行走 发表于 2013-8-2 16:00
中央集权制是一个民族或下去的权宜之计,说不上什么先进。甚至我认为 秦统一之时,是中华文明破灭之始。 ...

从现代的角度看,古代的政治制度,实在没有什么先进的。不过我觉得总要有些历史视角吧。

说“秦统一之时,是中华文明破灭之始”,我觉得你可以说秦为后世留下了些坏的影响,但是说至此中华文明就破灭了,未免言过其实些吧。你一竿子把这两千年来中国人所创造的所有东西都抹杀了,就剩夏商周那点遗产,也太狠了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8-2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书房行走 发表于 2013-8-2 13:34
太简单了。汉人王朝关于内朝和外朝争权夺利的过程一直都在历史中反复出现。而外族王朝,比如清,那矛盾就 ...

所谓封建,是分封建制,封土而建国的意思。这种制度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后便从中国历史主流中消失啦。称中国自秦以来的帝王朝代为封建社会其实应该是一种误称。汉取代秦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上恢复了封建制度,能称王滴都是刘邦自己家里滴。“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而这些刘姓王们都是有自己封地滴(其间吕家闹出滴那几个,就忽略不计啦)。。。其结果便是在汉景帝时闹出了一场七国之乱。后来到了唐代,二世祖李二童鞋谋逆登基后,突发奇想又要恢复封建制,结果让羊鼻公给扇了一顿,同时大舅子也极不同意,便乖乖滴收手啦。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发表于 2013-8-2 2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zaixin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zaixin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lstring 发表于 2013-8-2 20:09
所谓封建,是分封建制,封土而建国的意思。这种制度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后便从中国历史主流中消失啦。 ...

mm对一些历史事件的细节了解的很多啊

发表于 2013-8-2 2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zaixini 发表于 2013-8-2 16:24
从现代的角度看,古代的政治制度,实在没有什么先进的。不过我觉得总要有些历史视角吧。

说“秦统一之时 ...

完全同意。。。如此说来,后来的唐诗宋词难道就不是中华文明了?要是真说起来中华文明毁灭的开始,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说法“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辨子朝搞出来的文字狱中杀的读书人,毁的典籍那更是不计其数了。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发表于 2013-8-2 2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mexc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mexc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lstring 发表于 2013-8-2 20:35
完全同意。。。如此说来,后来的唐诗宋词难道就不是中华文明了?要是真说起来中华文明毁灭的开始,我还是 ...

你是不是忘了红楼梦和京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