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无聊的小漂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无聊的小漂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无聊的小漂 于 2016-7-12 22:14 编辑
看到楼上有人问Virgin Australia,那不妨就打乱节奏,说说VA
其实关于里程的知识贴到处都是了,一些基础的东西,我贴的再全,也不可能比那些专职写博客的人全面。所以与其面面俱到,不如顺着各位朋友回复的思路来写。我也尽量不照搬别人已有的内容,结合我的体验和理解来写吧。
Virgin Australia这家公司,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本来11-13那几年觉得其大有要取代QF的架势,结果这两年经营的半死不活,现金流出了大问题。本来就已经复杂的不能再复杂的董事会,如今被海航和南山一参股,以后作任何决策,只怕难上加难。
和QF不同,维珍澳洲本身没有加入任何的航空联盟,这一点倒是和其它几家维珍一样。虽然不入盟,但值得一提的合作伙伴倒是不少,主要有这么几家:新西兰航空、新加坡航空、Delta和Etihad(当然还有以后的海航,以及可能的青岛航空。。。。)。记住了这一点,他家的里程基本上也就有个大概概念了。
积攒VA积分的办法有很多,我就不一一提了,无论你是坐飞机也好,开信用卡也罢,还是常去BP加油,都可以积分,所以攒起来一样很快。
VA的积分比起其它所有的常旅客计划来说,有一项可以说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可以和新加坡航空的里程直接兑换。这一点,其它任何的航空常旅客计划都做不到。虽然兑换的时候有点损失,因为兑换的比率是1.35:1,无论你从哪个方向兑换,都这么计算。也就是说,13,500 VA = 10,000 SQ; 类似地:13,500 SQ = 10,000 VA;由于这一特点,哪怕你再不会用VA里程,也可以转换成SQ里程不是?
其次,VA的里程兑换自己的国内航空,奖励票可以说是大大地有。多到什么程度呢?多到常旅客计划界的奥斯卡奖Freddies,都认为VA至少是亚太地区最出色的常旅客计划之一。
与国内线的慷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际线上的吝啬,吝啬的不可思议,尤其是过去两年间。连VA自己的客服都承认,不少国际热门线路,比如MELL-LAX, SYD-LAX,找到商务舱的奖励票,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哪怕你提前300天。更让人气愤的是,同样的行程安排,使用Delta里程明明可以看到的奖励票,VA就是找不到。这种宁予外贼、不予家臣的做法,实在让人喜爱不起来。
本着里程尽可能还是应该兑换国际商务舱的理念,我就跳过推理过程,直接说我的结论了:
1. 如果是要飞美国,MEL, SYD出发的航班找不到商务舱座位,尽可能找BNE出发的,情况能好不少。然后要么自己用里程再加换一段MEL/SYD-BNE,要么干脆出钱买票。
2. 飞欧洲的商务舱如果也是找不到的话,先用新航的网站搜搜看看是否有奖励票,如果有的话,马上转VA里程进入SQ账户,然后兑换。不要觉得自己损失了30%的里程,也不要嫌弃SQ的税费高的发指,要知道,SQ家的两舱,基本上只能用SQ自家的里程,什么UA、LH、CA的里程,通通没戏。哪怕贵,贵也贵的特立独行不是?
3. 如果就想体会一把土豪的生活,不放体验下Etihad家的A380头等舱。人家这个舱位不叫First Class,叫Apartment....登录土豪航空的账号,找380路线上的头等舱,如果能看到有放出来奖励票,马上打电话给Velocity的客服,手工换。动作要快,因为和你抢的人有很多。更高大上的Residency就不要想了,必须真金白银买票。买得起的土豪,可以和您作朋友么?
4.如果一年飞很多澳洲国内航段,尤其一家人都飞的话,相比QF,推荐你把里程放在VA,他家的family pooling, pool的不仅仅是里程,还有status credit,所以飞出金卡白金卡要容易不少。
关于VA,有什么问题请跟帖提问哈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