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摄影初学者挑选相机的常见问题 (2014-4-17) wangbo1118 · 闲聊-----几个小小孩(实习体会散记) (2012-9-13) mittag
· 《流浪笔记》环澳路上的日日夜夜——风尘仆仆心情篇/ A 车毁人未忘 (2010-5-11) Tiger_Karen · 西班牙海鲜饭+五彩MEAT LOAF+碳烤嫩翅 (减肥者慎入哈) (2007-5-22) KU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6642|回复: 172

老陶也来曲高和寡一下 - 古典音乐入门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绝对不是一个装B帖,本人对古典音乐并没什么研究,而这谭水很深啊。 如果有哪位大虾看到此贴请别拍砖,就比如我老爸。说起老豆,他绝对是古典音乐的狂热者。从最早收集的黑胶(可惜从来没有买唱机,也不知他还藏着这些黑胶吗?要不然价值不菲啊!),到后来的磁带,录像带,再到后来的CD,DVD,和各式各样的介绍书籍都可以对堆满十几大樟木箱了。而他是一点都不懂英语的,但为了能买原版磁带,他硬是靠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去啃,来理解乐曲的介绍,演奏者,指挥等等。这点,我很佩服他。

我听古典音乐,则是被他的狂轰滥炸,很小的时候,每天耳旁总是这样那样的音乐。听着听着也就会哼哼两下了。但也就如此而已。不会更多的了。而大部分时候,我听到熟悉的曲调,却连名字都叫不出。

我真正开始欣赏古典音乐也是到澳洲以后,老爸给了我很多他淘汰下来的CD (在这里小小的鄙视他一下 ),其中有两套古典音乐入门,和其他我比较喜欢的古典音乐CD。我这里就介绍其中的一套。另一套也很好,但是太教科书化了,我不喜欢。(这可是真的在装B 了。)我只想和大家随便说说我喜欢的乐曲 和乐章。种种原因,有些我喜欢的CD已经有一段日子没听了,为了尽量能贴近事实,我是一边在做帖子,一边就听着有关的CD,回忆我的感觉。有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尽力了啊。若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或不正确的。有砖请轻轻拍。

下面这一套,就是我说的想教科书一样,把古典音乐系统的分类。嗨,很累的。就给大家看个照片吧。



楼下(二楼到九楼)是我推荐的几盘CD和我喜欢的几个乐曲。我认为自己只是把门打开了,连跨都没有算跨入。我和大家就一起在门外向里张望吧。

二楼,三楼小提琴炫技曲 一,二

四楼,五楼 钢琴协奏曲 一, 二

六楼,交响乐

七楼 八楼, 贝多芬

九楼,十楼   莫扎特

弄到这儿,我都被自个儿吓了一大跳,动静好像搞得太大了。任务很重啊。

[ 本帖最后由 libby_xu 于 2008-10-5 14:4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1积分 +143 收起 理由
luckyabc + 2 感谢分享
amata924 + 2 你太有才了
rosyywu1 + 1 今天最后的分.明天再加.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2:58 |显示全部楼层

小提琴炫技曲 一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专辑为“古典之门”之一,收录了比才的《卡门幻想曲》、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圣-桑《哈瓦奈斯舞曲》《引子》及《回旋随想曲》。是专家严选最具代表性必听名曲,国际级音乐大师精心诠释,欧美乐评一致推崇的经典版本。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卡门幻想曲,为什么?因为听得懂啊。《卡门幻想曲》(Carmen Fantasy)汇集了法国作曲家比才(Bizet)的著名歌剧《卡门》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几段具有西班牙民族风格的旋律而写的幻想曲,曲中安排有充满萨拉萨蒂特色的极为艰深的各种小提琴技巧,曲调流畅而技巧艰难。而萨拉萨蒂则被称为西班牙小提琴鬼才。

我CD上是黎奇演奏,刚巴指挥。大师啊



当然视频里的不是。

再介绍下比才和他的《卡门》

从演奏家转变到作曲家伊始,就立志要写歌剧。这在今人可能认為是自杀的举动,在比才这里却证明了极高的起点和天才。

卡门》引领了全新的戏剧音乐,它不再是想象力的创作,也不是对舞臺需求的照搬,而是将情感投入生活,又从观察中汲取素材,从而得到了生动、富有活力的音乐。他时而粗野,但是淳朴,时而优美,满心忧伤。渺小的角色们,用传奇的故事,抒发著自由与解放的意志。这样一种现实和进步的表达一定来自于底层的人民,发自于深切的爱、和理解,印证著一颗伟大的心灵。
虽然高傲的法国观眾拒绝了他,只是更加证明了无知而已。唯有圣桑、柴科夫斯基、德彪西这样同类的人才能给出正确的评价,并且他们的预言立即就成真了。《卡门》在比才离去不久,就在他出殯的当天重演,立即成為轰动欧洲的作品。
遗憾的是他已经看不到这一天。一方面沉浸于理想的世界,另一方面却要面对残酷的现实,这种生活可能是痛苦的。但是仅仅因為《卡门》,他已足够成為伟大的人物。天妒奇才变成了比才的代名词。
比才故事尝试告诫后人:雅和俗只有人為的界线,脆弱而不堪一击;平庸和伟大的区别,体现自灵魂的容量,不因一时此地的境遇而改变。

卡门幻想曲》不过是一种缅怀的形式,我们还能找到一大堆其他的版本出来。不过有机会还是应该拿全剧来听听,因為仅就音乐性来说,《卡门》是独一无二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3:01 |显示全部楼层

小提琴炫技曲 二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圣桑(Saint):序曲与随想轮旋曲 (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

这是我另一首喜欢的小提琴曲,尤其是开头,是如何的浪漫,优雅而到了中段曲风骤转,欢快起来。实在是考校小提琴手的理解能力啊。

圣桑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浪漫主义音乐家。那么是么是浪漫主一呢?

【转】

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 PERIOD)(1820-1910年)。最广义地讲,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的转变,可以说是从共性到个性的重点的转移。这一时期的风格与技术的变化可以清晰地在三方面看出:一是和声,变化音迅速发展;二是乐队;三是乐器演奏技巧。另外的一些变化如旋律风格的变化(小型曲式更为抒情, 大型曲式更为华丽);节奏风格的变化(节奏更为夸张);以及曲式上的变化(更 多地追求织体的前后连贯,主题更加“有机”地发展和演化)。可以说这是音乐史上百花齐放的时期,这一时期造就了无数的作曲家。



我选的这个视频是有特别意义的。因为帕尔曼,帕尔曼已经被公认为“小提琴的帕瓦罗蒂”,偶像啊。

【转】

轮椅上的提琴家——帕尔曼



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亚沙•海菲茨曾经说过:“一个音乐会小提琴家必须有斗牛士的神经、女人的活力。”如果再加上“行动略显笨拙的演奏”,那我们面前的提琴大师就是伊扎克•帕尔曼了。

他小的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所以腿上带着沉重的支架,要靠双拐行走,但在舞台上,在他的钢琴伴奏引导下,他借助双拐很灵活地在舞台上移动。来到椅子的旁边,他扔掉双拐,并把他那把名贵的1714年出产斯特拉弟瓦里小提琴夹在颌下。从他演奏第一支莫扎特的提琴奏鸣曲的第一个音符开始,显现的无疑是一位大师的风范,如此完美地驾御着音乐并是那么轻松地让音乐在歌唱。虽然帕尔曼是坐着拉琴的,观众会惊异于帕尔曼那一双大手的灵活和精确,一会儿充满了力量,一会儿又像空气一样的轻灵。

[ 本帖最后由 libby_xu 于 2008-10-5 14:4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3:03 |显示全部楼层

钢琴协奏曲 一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专辑里收录了两首钢琴协奏曲,都是最受欢迎也是最著名的。他们虽然在曲风上有迥然不同的性格,但同时各为作曲家们最具代表性的钢琴作品。



首先是肖邦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阿什肯纳齐/钢琴,金曼/指挥

视频里的就是我最喜欢的第二乐章 – 甚缓板(Larghetto),钢琴演奏:林东赫。



从看到的资料来看,肖邦不太喜欢管弦乐器,所以他的钢琴协奏曲也只有两首而已。第二号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就是写给初恋情人的优美「情书」,真的很浪漫的。

再谈谈肖邦,他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转】肖邦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 作曲家

代表作:《马祖卡舞曲》、《圆舞曲》、《葬礼进行曲》、《革命练习曲》

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从六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十六岁时加入了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姐姐路德维卡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 本帖最后由 老陶 于 2008-10-6 14:1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3:03 |显示全部楼层

钢琴协奏曲 二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另一个则是柴可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老爸总是亲切的称它老柴的一钢。这是一部历尽坎坷的作品,一开始被人们不屑一顾但是又在以后成为柴科夫斯基的招牌。又是一个矛盾体。可见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是多么的不同。

第1乐章热情洋溢,第2乐章优美抒情,末乐章粗犷豪迈,并在壮丽的凯歌般的音乐中结束了全曲

我仍是喜欢第二乐章。

这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一个视频了。



【转】
降B大调第一钢协OP23,作于1874年,原献给尼古拉•鲁宾斯坦,因鲁宾斯坦抨击它琐碎庸俗,改献给彪罗。1875年由彪罗首演。

第一乐章,极庄严而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式。辉煌的降B大调引子部分过后,引出降D大调第一主题,钢琴华彩过后,单簧管引出降A大调第二主题。展开部以第一主题为主。

第二乐章,朴素的小行板,三段体。主题是降D大调,行板速度,牧歌风格。中段为最急版,随想曲式。第三段为第一段的变体。

第三乐章,热情如火的快板,回旋曲式。钢琴奏响降B小调主题,之后小提琴描述出降D大调抒情主题。两主题互相发展,最后辉煌的结尾结束在降B大调上。

[ 本帖最后由 老陶 于 2008-10-6 15:03 编辑 ]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交响乐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交响乐,大家都知道,甚至还能说上两句。而且交响乐是有太多的选择。

我最喜欢的却是这首。

安东尼•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这是我屈指可数的可以专心致致从头听到尾的几首之一。其他的我总只是听其中的一部分。其他时候?嗨,不说也罢。

“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另外,由于德沃夏克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单纯地炫耀技巧。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他的原因。

下面是这首交响乐的背景资料
【转】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院长,德沃夏克应邀赴美。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三年下来,乡愁小小,谱成了这首质朴、诚恳、优美兼粗犷的《自新大陆》交响曲。不过不要被标题误导了!原文是"From the New World",而非"The New World"——它并不是描写美国的写景音乐,而是一封来自异乡的浓郁家书!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也有的版本译为“新大陆”或“新世界”交响曲)

而我最喜欢的是第二乐章,他那优美的旋律是任何听过的人都无法忘怀的。我认为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经典的部分。它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而这也不是我们这些远离故乡游子的内心写照吗?我自己曾经就一个人呆在家里,关上灯,听着这一段而泪流满面。

下面两个就是第二乐章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还有大家看看是谁在指挥。大名鼎鼎的卡拉扬。屏住呼吸,欣赏大师的艺术吧?(当然不要断气喽)





[ 本帖最后由 老陶 于 2008-10-6 16:2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贝多芬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贝多芬太有名了,有人会说:哦,就那个咚咚咚敲门的那个,敲的太好听了。又有人会说:第9 的那个好啊,有合唱。有新意。还会有人说”皇帝”,那个才叫棒呢,其构思巍峨壮丽,曲趣绚烂豪壮。真是皇帝协奏曲啊。我这里就不介绍这些已经家喻户晓的曲子了。

我要介绍的是贝多芬的第7交响曲,写于1812年。



为什么是这一首呢?大家都知道,贝多芬在后半生耳朵是聋的。他在写这首曲子的时候,耳朵已经近全聋了。可以想象一下,人在这种状态下,能坚持活着都是令人敬佩的,而他却创作了这首神奇的曲子。真个曲子洋溢着欢乐的光彩,每一乐章都强烈地强调“舞蹈”的要素。真是诸神的仙乐。瓦格纳称此曲为“舞蹈的神化”

很奇怪,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二乐章,感人肺腑。

【转】对第二乐章的解析。其实一边听音乐,一边看介绍。是很享受的。

小快板 虽然标记是小快板,但这一乐章绝不是轻快的。贝多芬曾犹豫过,是否把它标为行板。
它开始时,是由木管吹奏的柔和的长音和弦,以后是低音弦乐器上安静的节奏,它一直伴随着这个主题和后面的一组变奏: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围绕在它周围的是中提琴和大提琴交织起来的声部。不久,伤感的a 小调转到明朗的大调中去,单簧管和大管在此用另一种节奏吹奏了一些更为流动的旋律,即使在这里,前面那安静的节奏仍在低音区轻声地作响。当高潮平息下去,这主题的片断时尔在这个乐器上,时尔在那个乐器上低声耳语。最后,这一乐章在小提琴的叹息、回响中结束。



说道贝多芬就不得不说卡拉扬。世上一致公认卡拉扬是演绎贝多芬的最好的指挥家。

【转】

在卡拉扬的录音中,仅《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就录制了四次,第二次1962年的录音版本更是唱片史上的珍品。而这套由他亲任艺术总监的音乐记录像片《贝多芬交响曲全集》(DG DVD 073 4107)也是他毕生的经典之作。从DVD看来,卡拉扬很重视直接的感觉,镜头距离不超过五米(偶而也拍摄整个乐队),主角当然是他了,他的特写镜头特别多。在音乐会现场,大部份观众只能看到指挥的背部,在DVD中就能看到指挥的庐山真面目。卡拉扬也很讲究影像与声音的配合,乐器Solon寸不仅拍摄乐器,而且还拍摄乐手的面孔,镜头跟得很紧,还利用灯光来配合音乐效果,很有气氛,创造出在音乐会现场不可感受到的崭新的音响概念,又看又听,大大加强了音乐的感染力,这是音乐DVD的威力。

从DVD中看到的卡拉扬,自始至终都是闭着眼睛,背谱指挥,这是他长期的习惯,整个人完全沉醉于音乐之中,处于忘我的境界,对音乐异常敏锐,推动凌厉,心中有数,乐曲的结构、声部的层次、音乐的幅度、旋律的线条、乐队的色调以及音响的布置等展示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苟,从不草率。他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影碟,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他指挥的创造个性,在处理上有一种适度的自由,一种绝妙的韧性,有节制和分寸戚,又很精确地表现出贝多芬交响曲的英雄性,从而进发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全集精彩得不得了。
        
第七交响曲,卡拉扬则采用宽厚的音响和相应的音乐色调来表现,交响曲的构思、形象、感情、对比的布局极为巧妙。

《第七交响曲》摄于1971年10月,也由尼贝林导演,拍摄风格、画面处理与《第三交响曲》一样。四个乐章的冲力、张力、动力极为猛烈,能量惊人,略嫌戏剧性多于舞蹈性。卡拉扬在指挥中所缺乏的是幽默感。

[ 本帖最后由 老陶 于 2008-10-8 12:4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3:05 |显示全部楼层

莫扎特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莫扎特和贝多芬一样都属于古典主义时期杰出代表(1750-1820年)。和贝多芬不同的是莫扎特属于神童,天才。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3岁起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据说在他还不会写字的时候便已会作曲了。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一点。

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的是他的悲惨的晚年。贝多芬去世后,至少有2万名维也纳的人民为他送行。而莫扎特却死后被葬在维也纳贫民公墓的一个不知名的地方。

莫扎特是个多产的作曲家,在他短短的人生中,他创作了无数的作品。光小提琴协奏曲 就有5首,其中第3 和5 是他的代表作。



【转】

莫扎特G大调第3号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775年,时年作者十九岁,当年作者共完成了五部小提琴协奏曲。虽然还带有第一和第二协奏曲的痕迹,但这部作品表明了莫扎特的艺术风格已经有了新的发展。与前两部作品相比,第三协奏曲规模变大,技术更为精湛,表现的幅度以及艺术性都有飞速的进展,因而颇引人注目。此曲第一次强烈地展示了莫扎特独有的风格。例如主奏乐器与乐队之间对话式的特点,重用管乐器等,都十分明显。此曲也具有浓厚的法国色彩。例如第二乐章的慢板,可以说是直接来自于当时著名的法国协奏曲的徐缓乐章;此外像终乐章,几乎就是一种法国式的作品,而第一乐章单纯明快的旋律,同样与法国有直接的关系。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第一乐章,快板,旋律流畅,感情朴实明朗,富有朝气。这是迄今经常演奏的曲目,同时也常被用来作为教材。原因是它的形式完整、音色 优美, 而且内容丰富。是当今被演奏最多的十大小提琴作品之一。

视频里演奏兼指挥是俄国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后长期移居美国。

下面这一段很有意思,有孩子的父母们可要读一读了。我是不是也要让Mendy多听听莫扎特呢?

【转】莫扎特的力量
  
  今年是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纪念他。而在过去十年中,人们一直在为莫扎特的乐曲对多种疾病的神奇疗效而惊叹。。。。。  莫扎特的乐曲可以提高智障儿童智力的现象,是目前人们关注最多的。研究发现,智障儿童在聆听莫扎特乐曲10分钟后,可以在智力测验中拿到更多的分数。同样,反复并持续听到莫扎特某一段交响曲的老鼠,在一个复杂的容器中找到出口的速度,要比生活在其他环境中的老鼠快得多。
  
此外,莫扎特的乐曲也能够对孤僻症患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麦乐佳顿的女儿是个孤僻症患难与共者,医生对她彩了音乐疗法。她接受治疗时使用的耳机是经过改装过的,这种耳机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震动头部骨骼的方式传导乐曲。莫扎特的乐曲会给患者的听觉以极大的冲击力,这样,借助音乐的力量,改善了患者与别人交流的能力。麦乐佳顿起初对此种疗法有所怀疑,但是现在她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 本帖最后由 老陶 于 2008-10-8 17:1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zmzhu + 4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3:06 |显示全部楼层

最基本的入门 -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了最后一楼了,本来想继续介绍莫扎特,不过后来接受老爸的建议。我应该介绍些我熟悉的,喜欢的东西。(貌似楼上的都是我比较熟悉和喜欢的吧?)实际上我知道他在问为什么我不介绍老柴的1812 序曲实际上是另一套古典入门里的一张,也就是第一楼里的那一套。

不过我觉的老爸说的对,1812的确是我最喜欢的,实际上也是唯一的记得的小时后听过的古典乐曲。当时初中的时候上音乐课,老师突然想起让我们受一下古典音乐的熏陶,就放了这首,并作了简单的介绍。我竟然听的入迷了,结果回家后问老爸。老爸激动的不行,觉得儿子真的开始喜欢古典音乐了。立刻翻出了一盘珍藏的磁带,又放了一遍。后来可惜我还是没有真正的喜欢古典音乐,但这首曲子却听了一遍又一遍,不同的版本。最有映像的是卡拉扬的版本,开头带和声的。还有一个版本更厉害了,结尾有打真炮的,谁指挥的倒是忘了。

还有意思的是我看到有关一个评论发烧碟的。

【转】在八十年代初,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是香港发烧友试机指定曲目之一(老陶注:其实内地也一样。我记得老豆的几张发烧碟里都有他)。如果你自称发烧友,而又未听过这首序曲,有两个可能,一是你很年轻,可能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小朋友、二是你并不怎么发烧,极其量只是感冒罢了。
这首序曲在第一次上演时,钟鼓炮齐声轰鸣,配合乐团的演奏,已令参加典礼的公众大为激动。到了近代双声道时代之後,录音技术大为跃进,有几家公司在唱片内加入真实炮声,更使音响发烧友著迷,他们往往利用实炮录音的版本来考验器材的力度、瞬态、低频等方面的能力。假使你并非「大炮党」,请细听全曲,留意到吧!这首序曲音量起伏变化极大,动用的乐器非常多,听清楚其中的弦乐、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器,它可以检验你的器材音质音色、结像定位、强弱和动态对比……

好了介绍下乐曲本身吧,这首序曲绝对是最粗浅,易懂的古典音乐了。大家就从这儿开始入门吧,一边看下面详细的介绍,一边欣赏这首乐曲。看看能否中毒呢?





看看这个指挥是谁?答案在最后。

【转】
乐曲从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方式(每个声部两人)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台湾译为《天主佑民》)的旋律,它那安详的步伐象征著俄罗斯人民和平与安宁的生活。到了(1:18)左右,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
  
紧张的气氛在增长著,随著(1:53)左右的一声定音鼓,你会听到低声部出现一种惊惶不安的节奏,它带来骚乱而激动的情绪,象征法军的入侵已打破俄罗斯人民安宁的生活。这时你可以听到一个音?#123;柔和动人、如泣如诉的主题在双簧管、长笛、单簧管和大管(2:46)声部轮流传递。(2:53)和(3:01)左右,你会听到鼓钹对击的声音,音乐的速度开始不断地加快,音响也不断地增强,音乐进入一个小高潮。

在(3:12)左右,原先的不安情绪被一个描绘徵集俄罗斯军队的插段所代替,你会听到急促的军鼓声(3:26),在小军鼓背景的衬托下,木管乐器和法国号奏出一个号召性的合奏主题,这个主题经过几次反复,随後是一个短暂的休止(4:25)左右,音乐转入快板部分(4:28)左右。

这时的音乐和前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音乐的速度极快,开始描写两军决战的场面,从这主题特意加强的重音和切分音中,彷佛可以听到剑击声和马蹄声似的。当这个主题逐渐遍传整个乐队并发展到最高潮时,在(5:02)左右你会听到击鼓声,到了(5:08)左右,法国号和短号相继奏出《马赛曲》,它的反复呈现用以作为法国军队侵入俄国的象征。

两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错後逐渐舒缓下来(6:04),接著出现的是同《马赛曲》主题相异的两个俄罗斯风格主题。(6:20)出现一支流畅、辽阔的俄罗斯民歌,诉说著俄罗斯人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及他们不畏强暴、准备给予来犯的敌人迎头痛击的决心。留意这时乐团打三角铁的声音,你应该听到足够的泛音,如果你只能听到喑哑的音色,不是你的唱片录音欠佳,就是你的器材差劲。

另一个在(7:35)出现的主题是俄罗斯婚礼歌曲《在大门旁》,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奏出,具有一种热情的特性,在(7:53)左右你会听到铃鼓的声音,它应该是澄清的。这投歌曲充分表现出俄罗斯人民即使在危难时刻仍然不失去蓬勃的朝气和肯定自己力量的信心。和上面的俄罗斯旋律一样,舒缓了紧张的战斗情绪。

随後一段(8:36)又是会战场面的描绘,音乐显示新一轮的搏斗,铜管乐器和弦乐器错综交织,打击乐器象征刀光剑影的搏斗,(9:08)开始,你会听到多次击鼓和击钹的声音,而《马赛曲》在後期会渐次减弱并逐渐消失,它的片断只是加快了速度,时断时续,後来在低音弦乐器的阴沉音?#123;衬托下转入低音区(大管、低音长号和大号)。

(10:06)又出现我们熟知的两个俄罗斯风格的主题,留意三角铁的声音。这段再一次强调俄罗斯人民对入侵的敌人的胜利。(10:52)左右你会再听到熟悉的俄罗斯民歌。紧接在《马赛曲》(11:13)主题之後,乐声的速度加快和加强,到了(11:47)出现第一声炮响,接连出现五下炮声,音乐转入暴风骤雨般的下行乐句,至(12:36)停止,描绘最後的搏斗和敌军的溃逃,形象鲜明、逼真。

(12:37)左右,进入乐曲的尾声,从引子的赞美歌?#123;主题开始,这时候,整个乐牶团R时添加进来的管乐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庄严而宏伟地奏出,你会听到加入来的钟声,由於结合著管钟的特别新颖的色彩,显得更加威武堂堂,成为一首辉煌的胜利颂歌,象征著斗争的光荣结局。但是这首赞美诗的有力陈述屡次被会战主题的一些急速的乐句所打断(13:40),这些音阶式乐句的重现,使人们又回想起过去同敌人的搏斗。

最後,一个庄重而有力的主题响起来了,这就是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的终场合唱《光荣颂》的主题,(13:52)左右,配合十一响炮声和教堂响起的钟声,它是俄罗斯人民最後胜利的宣告,整个乐曲就以这凯旋的欢乐颂歌作为结束。

答案: 小泽真二,也是大师啊。

全文完。谢谢欣赏。

[ 本帖最后由 老陶 于 2008-10-10 18:4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28 收起 理由
Mombeauty + 3
第一名 + 5 辛苦了
astina + 20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哎呀,上来就有加精加分,好开心啊。希望反响好一点吧。谢谢SK,和虎妞啦。看来也只有你们两还坚持岗位了。如果没有你们,发帖都没兴趣了。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08-10-5 1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 am always here for YO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08-10-5 1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既然老陶也是汤姆汉克斯和丹泽尔华盛顿的迷,你一定看过《费城》吧,里面最经典的那段歌剧是啥啊,特凄惨的那段?还有 MR BEAN ON HOLIDAYS 里面,MR BEAN 街头卖艺的时候也有段歌剧,又是啥捏?以后能开贴介绍下吗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4: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完了,西洋镜戳穿了

这两部片子到是一部都没有看过。刚才G了一下,震惊啊,这两个家伙真的还在一起拍过片子。老汤介绍那个歌剧的台词倒是看了。説法国大革命的,应该是《安德列·谢尼埃》吧。

没有啦,只是G 出来的。我没有听过。说实话我对歌剧不感兴趣。按我老爸的说法,歌剧没有一点资深的本事根本听不懂。还有一个是交响史诗。听不懂啊。再说实话,我都没有觉得像老汤说的那样听出有心痛的感觉

转一个吧,让大家的品品

She's saying how du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a mob set fire to her house, and her mother died... saving her. "Look, the place that cradled me is burning." Can you hear the heartache in her voice? Can you feel it, Joe? In come the strings, and it changes everything. The music fills with a hope, and that'll change again. Listen... listen... "I bring sorrow to those who love me." Oh, that single cello! "It was during this sorrow that love came to me." A voice filled with harmony. It says, "Live still, I am life. Heaven is in your eyes. Is everything around you just the blood and mud? I am divine. I am oblivion. I am the god... that comes down from the heavens, and makes of the Earth a heaven. I am love!... I am love."



对了,友情提示一下,那段英文是老汤的台词,不是歌词啊。

[ 本帖最后由 libby_xu 于 2008-10-5 15:27 编辑 ]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4: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休息一下,准备晚饭,还欠虎妞的坑没填呢。我这是再干什么啊?

发表于 2008-10-5 14: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m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m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teveking 于 2008-10-5 14:24 发表
既然老陶也是汤姆汉克斯和丹泽尔华盛顿的迷,你一定看过《费城》吧,里面最经典的那段歌剧是啥啊,特凄惨的那段?还有 MR BEAN ON HOLIDAYS 里面,MR BEAN 街头卖艺的时候也有段歌剧,又是啥捏?以后能开贴介绍下吗


是这段Maria Callas的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steveking + 5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0-5 14: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m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m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bby_xu 于 2008-10-5 14:01 发表
圣桑(Saint):序曲与随想轮旋曲 (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

这是我另一首喜欢的小提琴曲,尤其是开头,是如何的浪漫,优雅而到了中段曲风骤转,欢快起来。实在是考校小提琴手的理解能力啊。

圣 ...


顶Itzhak Perlman,我也收藏了他的一些CD,最喜欢的是他和另外几个犹太音乐大师指挥Zubin Mehta,小提琴大师Pinchas Zukerman等合作的那盘四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08-10-5 14: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mzhu 和老陶,倚天剑和屠龙刀在这里对决啦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4: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哦,是EMI的吗?我没有。不过我有这张DVD,是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和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现场版。也是EMI的。DTS效果很好的啥。我放张照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08-10-5 14: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巴赫的名曲吗?有段特别出名的,就是不知道名字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哇,巴洛克时期的啊。绕了我吧。

你这个范围也太广了吧,小提琴的?协奏的还是独奏的?.管弦乐?管风琴?不会是马太受难曲里面的吧?听不懂啊。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4: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弦上的咏叹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0-5 14: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m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m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teveking 于 2008-10-5 15:48 发表
有巴赫的名曲吗?有段特别出名的,就是不知道名字

must be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or Air on the G String (this G string is not that G String ), the most famous baroque music, but Johann Sebastian Bach has many other famous works

[ 本帖最后由 zmzhu 于 2008-10-5 16:09 编辑 ]

退役斑竹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5 15:0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的帖子

此文章由 老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正的高手来了。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08-10-5 15:02 |显示全部楼层

Mr Bean on Holidays 最后一段歌剧是什么名字?

此文章由 steve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08-10-5 15:08 |显示全部楼层

J.S. Bach - Air on the G String, Sarah Chang

此文章由 steve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哇,高手啊,说的没错,这是一段,让我在G下还有没有别的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8-10-5 15:59 发表
G弦上的咏叹调

发表于 2008-10-5 15:0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的帖子

此文章由 zm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m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onata in A Major-Turkish Rondo Written by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

[ 本帖最后由 zmzhu 于 2008-10-5 16:1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teveking + 3 pfpf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08-10-5 15:11 |显示全部楼层

Toccata & Fugue in d minor (BACH, J.S.)

此文章由 steve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段也是,我映像中还有一段,很令人振奋的,是什么来着。


原帖由 zmzhu 于 2008-10-5 15:59 发表

must be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or Air on the G String (this G string is not that G String ), the most famous baroque music, but Johann Sebastian Bach has many other famous works

发表于 2008-10-5 15:2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的帖子

此文章由 zm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m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andenburg concertos probably, if you mean his orchestral work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08-10-5 16:22 |显示全部楼层

女武神骑行 Ride of the Valkyries -- Wagner

此文章由 steve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去管他了,来段同为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作品,如果有卡拉扬指挥的版本就好了




FROM 维基百科:

《女武神》 (Die Walküre)是《尼伯龙根的指环》 (Der Ring des Nibelungen)的第二部歌剧,由华格纳作曲及编剧。《女武神》于1871年6月26日在Munich Court Theatre首演。August Kindermann饰演Wotan,Heinrich Vogl饰演Siegmund,Therese Vogl饰演Sieglinde,Sophie Stehle饰演Brünnhilde。著名歌曲《女武神的骑行》 (Ride of the Valkyries)亦是出自《女武神》歌剧。

故事的创作灵感来自北欧神话及沃尔松格传说 (Volsunga saga)。

[ 本帖最后由 steveking 于 2008-10-5 17:37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5 16: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都是高手, good to learn something. Tks especially 老陶,辛苦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